应城市特色园区
(一)应城市经济开发区
湖北应城经济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9月,2006年3月晋升为省级开发区,2013年9月成为孝感国家高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辖区总面积28.18平方公里,其中长荆铁路以南区域20.18平方公里。园区内“三纵九横”道路已全部建成贯通,配套设施完善。建有湖北省首座220千伏智能变电站,园区贯通天然气和蒸汽管网。经过近几年发展,湖北应城经济开发区已逐步形成生物医药、健康护理、建材家居、高端装备、新材料五大主导产业。目前,入园工业企业75家,其中规上企业24家,有富邦科技、回盛生物2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乐华厨卫公司拟于近期主板上市。
湖北应城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新设占地2.7平方公里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占地3000亩的华美恒业(应城)产业新城产业园、占地1000亩的科太智造(应城)产业园三个子园区。
基础设施:
1.道路:开发区工业园区20.18平方公里范围内通车道路分为“三纵九横”,武荆高速为园区南界、长荆铁路为园区北界。
2.供电:开发区工业园内建有湖北省首座220千伏智能变电站。
3.供水:开发区工业园内建有日产10万吨的自来水厂。
4.供气:开发区工业园内建有天然气门站两座。
5.供热:华能热电管网已贯通开发区工业园,供汽量30-40吨/小时,压力5-10KG/CM2,到达温度约200度。
6.通讯:开发区工业园区分布有电信、移动、联通、有线管网。
7.消防:开发区工业园内设有消防应急指挥中心。
8.污水:开发区工业园内建有1座日处理6万吨的生活污水处理厂和1座日处理5000吨的工业污水处理厂。
招商政策:
落户湖北应城经济开发区的项目享受《应城市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应城政办发(2021)9号文件),并对重大项目实行“一事一议”支持。
园区重点企业
生物医药产业:湖北回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武汉纽科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湖北九州福农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应城市恒天药业包装有限公司
健康护理产业:湖北研妆实业有限公司、湖北铸明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建材家居产业:应城乐华厨卫有限公司、湖北格林森新型建材科技(应城)有限公司、湖北雷通钢结构有限公司、正合瑞特家居用品(湖北)有限公司、湖北优美墅绿建科技有限公司
高端装备产业:西子西奥电梯科技有限公司、湖北永泰波纹管有限公司、湖北朗安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武汉锐尔森科技有限公司
新材料:湖北富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北招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金晟(应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格林美净化科技(孝感)有限公司、湖北鑫至诚净化科技有限公司。
(二)湖北应城东马坊工业园
湖北应城东马坊工业园(简称东马坊工业园)于2022年6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复设立,为省级工业园,总面积约4.8平方公里。位于应城市东马坊街道办事处境内,距武汉市中心70公里,距武汉天河机场72公里,距应城中心城区 13公里。已经建成规上企业23家,主要以盐化工纯碱、氯化铵,绿色化工新材料等为主,生产化工产品100余种。2021年,实现工业产值154亿元,完成税收4.5亿元,企业从业人数约5500人。
基础设施:
1.供电:110KV变电站一座,自备热电厂2个,1.6万kwh专线一条。
2.供水:双环科技自备10万吨自来水厂,另园区供水2.8万吨/天。
3.供气:孝感中燃供气,2.5万方/天。
4.供汽:华能热电供汽距离2公里,中压319度4兆帕 160吨/小时,低压258度1.25兆帕280吨/小时。
5.路网三纵三横:G347为园区南界,滕西路、东城大道、虎山大道、团结路已经建成,即将拓宽建设沿厂大道。
6.污水处理:工业污水处理能力100吨/日,扩建1000吨/日,形成1100吨/日处理能力, 2021年10月建成。
7.平台建设:专职消防站1个,专业化工消防站1个,建成综合应急管理平台,集成大气、污水在线监测和消防应急指挥系统。建成危化专用通道和专用停车场。
(三)应城市盐化工业园
湖北应城化工产业园区盐化工业园(以下简称盐化工业园)位于应城市主城区东北侧,西与民营经济园相邻,南侧为城南新区。盐化工业园于2021年3月经孝感市人民政府认定为合格化工园区。2023年3月,通过了湖北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化工园区安全风险等级复核认定为C级。2023年4月通过湖北省经信厅合格化工园区认定,属安全、环保“双达标”园区。规划总面积6.38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盐-碱-肥”产业,延伸拓展生物医药产业,积极构建以联碱产业为基础,生物医药产业为重要突破口的产业新格局。
盐化工业园功能分区初步设想两大板块、三大类别。两大板块分别为:北片区依托新都化工现有的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主要发展联碱化工;南片区重点发展高附加值原料药和医药制剂产业,适度发展与产业相配套的精细化工和医药中间体。三大类别分别为复合肥及联碱产品、精细化工、生物医药。其中复合肥及联碱产品已成为我市发展速度最快,协调发展最好,科技含量最高,综合竞争力最强的经济亮点。
截至2022年底,园区共有工业企业20家(北片区14家、南片区6家),其中涉及“两重点一重大”企业4家(投用2家,在建2家)。